(十四)性相


    有問眾生本性一體,何以相有差別。師曰:是理解之難明,喻如水,其體一也,盛於方器則得方相,盛於圓器則得圓相,其味一也,入薑則辣,入鹽則鹹,眾生習染不同,故一體而萬相,然相皆虛妄,學佛必須日去其習染,方能返妄歸真。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貳、關於佛教表面上的幾個問題


九、【問】學佛的人不貪圖財寶和勢力嗎?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3不貪為要

寶訓原文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6寒假明倫講座介紹06

許多人都以為,一定要很有道心的人才能來參加講座。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問第一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6寒假明倫講座介紹05

https://goo.gl/vF62I3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三)念珠


    明倫社首屆大專佛學講座諸生,有問念珠之起源與意義者,師曰:此法器起源甚早,佛陀時代即有之,見於木槵經。木槵植物,子圓大可串。修佛不論何宗,理須制心一處,如持咒、誦經、念佛皆須定於一。欲定於一,持念須多,多念則須記數,故串木槵子以記之,是為念珠。其數原為一百八珠,蓋以眾生之煩惱,開之有八萬四千,合之有一百零八,故表百八煩惱,斷此煩惱,則成就百八菩提。後以木槵子大,串以百八甚長,持念不便,遂減其數為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並依其數賦以意義。又密宗之珠,有二十一者,取三七之義,世出世法皆以七為滿數,如北斗七星,四方二十八宿,亦各為七,尚書云:以齊七政,又凡物皆有四方上下,又有其中,亦是稱七,故持咒須以七為滿數,一滿不足,再之,仍不足,三之,故為二十一也。另有十八珠者,攜於手,甚便,至前清,已 成嚴飾品,不念佛者亦帶之,何以取此數,藏經無考,中國則以之表十八羅漢。念珠之起源與名數,大義如是。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貳、關於佛教表面上的幾個問題


八、【問】佛教裡面的事情,也可以對不學佛的人說嗎?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人情變易,大道春夏秋冬。

寶訓原文

文章標籤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6年寒假明講座介紹04

大乘百法明門論介紹-2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