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珠璣----------印光大師文鈔64]

不作聖心 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 即受羣邪

印祖曰:「進關靜修…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專注於一句佛號中,必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祇期心佛相應而已。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當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為苦惱於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以不知精進力修,反從此生大歡喜,未得謂得,則必至著魔發狂。楞嚴經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者,此之謂也。…但自提起正念,俾從前所有淫欲瞋恚等心不起。即或偶起,當即覺照,令其速滅。喻如賊至其家,若主人識得是賊,其賊即時便去。若當做家裏人,則其家便被賊劫掠淨盡矣。」

(節 舊版文鈔三編卷一,頁廿七)

此專欄節錄文鈔好文,與各位臉/蓮友分享,敬請按讚/分享

若欲請法寶者

http://tclotus.net/tcbl/2007-book-flash/2007_book-m.htm

----印祖文鈔節錄小組

投影片3.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倫講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